「Me Too」運動震撼了全球,2023年從歐美也燒到了台灣,揭示了性騷擾和性侵犯的規模,這運動正好為性騷擾和性侵害的幸存者發聲,激勵人們站出來,講述他們的故事。在加害者還正在面臨法律制裁的當下本以為黑暗的角落終於明亮,沒想到十月時的身心靈機構「POP workshop」事件又揭露了另一個違法和不道德的黑暗面,根據新聞P.O.P.公司以美國心理學家J.L.Moreno創立的心理劇方式,採十人左右的小團體分組方式演出互動及分享過程,這應由具心理師資格的導師引導讓主角進一步,藉由認識自己,走出人生的困處。這本是修復心理創傷的團體治療,在無證照治療師及不肖業者的引導下竟演變成合理集體霸凌、相互攻擊、隱私蒐集、猥褻大會。
我們都瞭解會尋求身心靈機構的人,大部分狀況是心智上處於脆弱無助與迷惘的狀況,正努力為了人生的下一步尋找一個方向,幫助自己繼續走下去,當然也有人是想提升自己到另外一個境界,會想提升,也是對現狀的不滿,在他們把自己完全的交給這個機構時POP workshop不但沒有做出指引明燈的責任,反而用身心靈包裹的糖衣欺騙學生,忽視他們的需求和感受,強制他們參與不合理的活動,做出一系列不尊重人的行為,同時還收取高額費用。
此案之爆發不乏有人爆料已經參與課程七年之久,身體和心靈的二度三度傷害極深,到現在才深感不合理勇敢站出來集體提告。
不管是Me too 還是 POP,要預防不幸事件的發生,事後都可以很官方的說要確認機構和講師是否擁有合格的專業人員執照,去陌生的地方要結伴同行或是報備長輩,發現不當行為,應盡早報警,尋求法律協助,以保護自己和他人免受傷害。這些事後論大家都知道,但是人生中總是有許多萬一:突然自己想去一個地方,心情底落時就是會想一個人去算命,低潮時不見得隨時可以找到有同理心的人可以分享、結伴,有時更怕說出自己的想法會被嘲笑或是檢討吧….
所以我這文章著重的點是預防,教育每個人就算自己去做一些事的時候,遇到狀況能適時開啟敏銳的雷達、拒絕不合理的對待,離開危險地點,避免不幸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能在危機前嗅出不對的氛圍,即時預防…又安全漂亮的下裝下莊才是主要!
你看看事件裡面不乏個案是忍受七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從覺得不妥、怪怪的、甚至幫加害者合理化,到最後2023年才對一切經歷感到憤怒不妥而發聲,這是為什麼?
要思考的是我們的教育是不是缺失了什麼?
我從小的教育環境,不管是知識還是生活幾乎都處在接收和被要求中度過,雖不見得照單全收,但很少有機會表達感受,表達看法,常有萌芽一點點的感受,就因為不合傳統和上層的期待,很容易就被澆熄,在這些感知沒有完整的狀況下,我們內心其實很難學習遇到這些感覺要怎麼處理。
在陪伴孩子受美式教育成長的每個階段我都會忍不住想起,在他這年紀的我是怎麼過的,如果再來一次我會希望怎麼樣滿足當年的自己。
看看國中的兒子課業好,生活才藝豐富,社交經歷雖有甜有苦,但也是很豐富的讓他經歷一場場的小社會,學會去處理心中的感覺,學會如何處理、面對每個一處境,喜歡、不喜歡、要繼續、要保持距離、何時要果斷拒絕、何時切斷….這些都是透過經歷的學習。
當年的我被學業壓的,根本沒有心思思考友誼是怎麼回事,老師、同學的相處和對待哪些是我喜歡、是合理的,哪些使我很受傷。兒子卻好不一樣,天天生活都像連續劇一樣精彩,由三間小學合併而成的中學,發現不同的小學,人口屬性因地域也產生不同,面臨新舊同學大洗牌,大家都在摸索了解自己,喜歡和什麼樣的人和群體相處、耐受性又到哪裡,了解自己的底線,委屈、包容的邊際在哪。
本文想用聽的讓眼睛休息,請按下圖連結youtube!歡迎關注!==>
個人邊際的重要性
設立個人邊際是保護我們自己的權利和尊嚴的關鍵。這是關於確定哪些對待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保護自己不受侵犯。「Me Too」運動的崛起提醒我們,許多人曾經因不設定邊際而受害,這不僅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還威脅到性別平等的實現。
不容忍不合理和不舒服的對待是自我價值的一部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相信自己有權享受尊重和安全的環境,不論是在工作場所、學校還是社交生活中。這也包括相信自己的價值,不容許他人剝奪我們的尊嚴。
訓練身心靈敏度,開啟心靈邊際需要一些時間和努力,以下是一些方法:
-
自我認識:了解自己的價值觀和道德觀,提升自我價值。這有助於確定什麼對你來說是不合理或不道德的事情,了解自己值得被良好的對待。
-
倾聽直覺:學會傾聽內心的聲音,也就是直覺。當你感到某事不對勁時,不要忽略這種感覺,要深入思考並評估情況。
-
教育自己:了解身心健康和個人權益的基本知識。這將有助於你識別不合理或不當的情況。
-
與他人討論:與朋友、家人或專業人士討論你的感受和疑慮。他們可能提供不同的觀點和建議。
-
參與自我防衛課程:一些自衛課程教授如何保護自己免受身體威脅。這些課程可以提高你的信心,使你更有能力應對不安全的情況。
-
練習設立邊界:學會明確說「不」,並設定個人邊界。不要害怕拒絕參與你覺得不合理的事情。關於身體觸碰邊界時,以下是一些情境故事,用青少年當例子,以示範如何拒絕並適當地溝通:
情境示範 1:在派對上
小明受邀參加一個派對,當他到達派對現場時,有位同學突然擁抱他。小明感到驚訝,因為他不太喜歡被突然擁抱。這是一個機會來示範如何設立身體觸碰的邊界。
小明:(保持冷靜) “嘿,謝謝邀請我來派對。不過,我通常不太喜歡被擁抱,可以握手或打招呼吗?”
同學:(理解) “當然,抱歉,我不知道。沒問題,我們可以握手。”
這個情境示範了如何以友好的方式表達不喜歡某種觸碰,同時提供替代方式。
情境示範 2:在運動訓練中
小玲參加了一個運動隊,而教練在訓練中經常觸碰她的背部以調整她的姿勢。小玲覺得這樣的觸碰不合適。這是一個示範如何在運動場合中設立身體觸碰邊界。
小玲:(在訓練結束後與教練談話) “教練,我知道您在關心我們的技能,但我不太喜歡在訓練中被觸碰。我能否請您以其他方式調整我的姿勢或給我建議?”
教練:(理解) “我明白,小玲,我會嘗試以不觸碰的方式來指導你。謝謝你告訴我你的感受。”
這個情境示範了如何在尊重的情況下表達對不合適的觸碰的不滿。
這些情境示範可以幫助高中生學習如何設立身體觸碰的邊界,以確保他們的舒適和尊重。同時,這也強調了溝通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
觀察細節:細心觀察你所處的環境和人際關係。注意行為、言語和其他跡象,看是否存在不合理或不當的跡象。
對於那些在成長過程中習慣了受到情感表達的限制,習慣了容忍、討好他人、害怕打破合平的人,重新開啟他們的感知、好惡敏感度更需要一些時間和努力。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幫助他們提高感知的敏銳度:
-
自我反省:鼓勵這些人開始自我反省,嘗試理解自己過去的情感經驗以及如何被限制。這有助於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感歷程。
-
心理輔導 尋求支持:尋求專業心理輔導或治療是一種有益的方法,可以幫助個人探索並處理他們的情感過去,以及解開可能的情感束縛,朋友、家庭成員也可以提供支持和鼓勵,幫助他們在表達情感方面更有信心。
-
情感日誌:建議他們開始記錄每天的情感和感受。這有助於提高對自己情感的認識,以及開始識別什麼讓他們感到好或不好。
-
學習情感詞彙:鼓勵他們學習情感詞彙,以更具體和明確地表達他們的情感。這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傳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
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與支持和尊重他們情感的人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這可以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讓他們開始表達情感。
-
練習情感表達:練習在安全和支持的環境中表達情感。這可以從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網絡中學習習慣性地表達情感。
-
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情感,不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情感是人類的一部分,每一種情感都有其合理性。
重新開啟感知好惡的敏感度需要時間,但這是一個有益的過程,可以幫助個人更好地理解自己、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增進個人幸福感。
這邊插播一下美國教育國中生的必讀書本《The Giver》是由Lois Lowry所著的一本青少年小說,在《The Giver》中,“社會”試圖通過抹去人們的感覺和記憶來實現人種的同質性方便控制。這種壓抑人們的感覺和記憶的政策,導致社會成員失去了對於不平等和不公正對待的敏感性。因為抹去記憶,他們沒有經歷強烈的情感起伏和思考,對於社會給他們的不平等和控制感之內心不悅變得模糊或不存在,因此個人都失去了邊界感,無形中會默默的接受社會對他們做出所有侵犯個人的事情,甚至會合理化整個狀況。
我覺得這種情節其實和我們早期較壓抑的生活環境很像,甚至就算現在的一些極權國家依然繼續發生,所以才會默許了世界許多角落一在的發生這些不公義的事件,今天,要改善整個狀況,每各個人要提升對不公義事件的敏銳度才能去改變整個環境。如果人人都有明確的邊界,都會表達,我想黑暗面部會在那麼的囂張了!
在新的一年推薦大家可以開始書寫感情日誌,記錄下生活中遇到的瑣事,你覺得喜歡,如何喜歡,還是好像怪怪的、不太舒服,心裡的變化,並練習用情感字彙去表達自己的感覺,把喜勿的小火花點燃,透過書寫正向放大面對他,寫多了會愈來愈了解自己,邊界感自然會堆砌起來。久了我們變能夠不畏懼表達自己的感受,並預防自己免受不當對待。如果不知道寫感情日誌寫哪裡,唐綺陽占心幫的月亮日記是個方便的好幫手是可以參考看看。
年末有感希望能幫助大家新的一年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