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做孤獨?
是沒有幸福感嗎?
為了瞭解這點,研究人員決定用老鼠來做實驗。
老鼠跟人一樣,在被隔離之後,都會特別想要去找其他老鼠互動。而研究人員發現,寂寞的感覺似乎有特別的一群多巴胺神經元所誘發。這群神經元也在中腦,但位在背側縫核(dorsal raphe nucleus)處,比腹側被蓋區更靠近頭頂一點。
當把一隻老鼠單獨隔離起來之後,背測縫核區的多巴胺神經元會被活化,但腹側背蓋區的多巴胺神經元卻沒有太大變化,顯示這兩區的多巴胺神經元在功能上並不完全相同。
背側縫核的神經元被活化的時候,就會讓老鼠產生類似「孤獨感發作」的行為模式,實驗中的老鼠跟其他老鼠互動的時間與頻率都大幅增加。反之,如果在被隔離的實驗老鼠裡抑制這群神經元的活性,老鼠就不會出現空虛寂寞覺得冷的行為模式,行為表現會跟一直群居的老鼠毫無差別。
那背側縫核的神經元是扮「黑臉」還是「白臉」呢?
研究人員於是用一特別品系的老鼠加上光控基因基因學的技術,讓背側縫核神經元的活化可以被特定波長的光所控制。如果把老鼠待的小籠子分成兩半,這特定波長的光,會使背側縫核神經元被活化的那一半老鼠排斥待在有「光」照的地方。所以可見背側縫核的多巴胺神經元是扮演著「黑臉」的角色。可見當你覺得孤獨寂寞時會只想懶在家裡,更不想去外面曬曬太陽!這時就要逼著自己去外面走走運動一下!
在這實驗中,「社會地位」較高的老鼠(即贏得交配權、優先獲得食物和資源的老鼠)更容易受中縫背核刺激的影響,孤獨時神經元顯示出強烈地反應。換句話說,地位越高的老鼠越害怕孤獨,因此更拼命地尋求與同伴和群體連結;相比之下,地位較低的老鼠似乎不害怕甚至享受著孤獨,因為獨處使他們避免受到同伴的欺凌。
話題繞回來多巴胺的濃度影響到人類憂鬱、孤獨、幸福的感覺,這感覺也間接影響到個體的社會地位,往上爬的力量,對人生的熱情,突然間是不是發現多巴胺根本超控著人類追求活下去的生活意義!
這時可以補充一個天然的豆子,來自於印度的Mucuna Pruriens ,又被稱為「虎爪豆」、「富貴豆」、「刺蒺藜豆」、「發癢豆」「刺毛藜豆」,是熱帶的豆科植物。
這種豆子含有左旋多巴,可以幫助多巴胺的不足症狀的緩解。
除此之外,這原產於印度的豆子還有很多其他效果,像是:增加體力,改善心情,減少脂肪生成,刺激肌肉生長改善皮膚,改善視力,改善性功能,增加免疫力,抗氧化⋯⋯在印度可以說是差不多跟人蔘一樣的存在了。
除了孤獨寂寞外,你如果想成功,也得好好與人互動,或是多去陽光下散散步,但是台灣PM2.5太強,灰灰白白的日照不優,就可以補充一下這個豆子喔!
原始論文:Matthews GA et al. Dorsal Raphe Dopamine Neurons Represent the Experience of Social Isolation. Cell. 2016 Feb 11;164(4):617-31. doi: 10.1016/j.cell.2015.12.040.
如果覺得不錯,歡迎分享。
如需進一步產品建議歡迎加入line@: http://bit.ly/Dr_hsinping